
在特殊情况下管道遇到地震或者周围爆炸冲击波冲击的时候,会剧烈的摇动,同样,由于墙体的对其牢固的锁定,使其内部力量无法转换,造成管道的损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措施,来使管道受到的力进行吸收或者转移,这时候就要用到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
防水套管。
柔性防水套管一般设在建筑结构墙体内部,可有效防止墙体漏水、管道穿墙孔漏水、管道震动与墙体摩擦损坏管道,安装时需要将套管整体先预置在结构墙体模板中,在墙体内部没有浇筑前,测量各项数据达标后,才可以进行预置安装方案,(例如:
柔性防水套管安装位置、尺寸是否对照图纸,检查墙体钢筋是否给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留有预置点)。
管道穿越楼层处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穿越楼板处为固定支承点时,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并应采用C20细20mm,宽度不小于30mm的阻水圈。
2、管道穿越楼板处为非固定支承时,应加装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内径可比穿越管外径大10mm~20mm,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mm。
接入横支管的卫生器具排水管在穿越楼层处,应按本规程管道穿越楼层处的施工规定支模封洞,并采取防渗漏措施。同时结合楼地面的防水施工,做好管道外壁上的防水翻边收头。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在管道中的连接大多使用焊接的方式,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要求:
焊接过程中都需要做好焊接面的保护工作,确保产品安装在管道线路上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除此之外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在焊接过程中还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如果焊接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焊接面的融化开裂,如果焊接时间过短就会造成焊接面的虚焊。柔性防水套管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焊接面的清理工作,在焊接完翼环之后要将焊接面的焊渣用铁棒轻轻敲击,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即可,敲击完成后还需要二次确认焊接面是否存在漏焊和虚焊,避免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产品质量不达标。
焊接过后就要进行安装,安装的注意事项:
① 按照设计图样的要求,在建筑物上定出管道走向、位置 和标高,确定支架的位置和数量^fen^
② 安装支架。根据确定好的支架位置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 况,选定支架的安装方式,将支架安装到位^fen^
③ 预制管段。根据施工图,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 照测线的方法,绘制各段管线加工图,将划分加工好的管段,分 段下料,编好序号,开好坡口,以备组对^fen^
④ 管道就位。把预制好的管段安放到支架上,并采取临时 固定措施^fen^
⑤ 管道连接。将安放好的管道,对好管口,用焊接的方法, 连成管线^fen^
⑥ 找好坡度。按设计要求,找好管线坡度。事实上,坡度在支架安装时就已找好,管道连接后,再检查校对一下,检查校 对合格,把管线固定在支架上。
在使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管子内径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外径保持一致。如果在柔性防水套管安装后发现管道出现缝隙,可以采用柔性石棉材料进行填充。
骆盈生产的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柔性防水套管在管道中能有效的补偿和缓解管道和盲板推力,又能便于水泵,阀门的安装维修更换,实为管道安装运行业中比较为理想的配套产品。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是汉江大支流堵河的源头。竹溪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贯北的独特优势。以竹溪为圆心,半径250公里以内有重庆、西安、十堰、安康等大中城市,处于襄渝铁路、安康铁路、汉十高速、武当山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网络之中。竹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产丰富,竹溪美食香飘鄂西。 竹溪县是湖北省十堰市的下辖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汉江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 竹溪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有名文物有《鲁班经》、东坡砚台等,境内峰奇峡幽、风景秀丽,风景名胜有十八里长峡、楚长城遗址等。 竹溪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和旬阳市,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总面积3279平方千米。 竹溪境内山川纵横,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森林覆盖率76.8百分之,植被覆盖率83.9百分之。境内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达到规定的标准,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境内拥有维管植物204科1043属3310种,被有名的植物学家吴钲镒教授誉为“动植物的基因库,生物的百科全书”。竹溪是矿产资源储量大县,有战略性矿产储备资源稀土和铀矿。是庸巴文化的发祥地;梅子垭茶、彭裕沟大米、慈孝沟楠木曾作为古代宫廷贡品,成为“三贡”产地。“山二黄”、“竹溪蒸盆”分别列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溪境内有中国中东部地区切割深的峡谷十八里长峡;有关垭楚长城遗址;有明嘉靖年间的“采皇木”摩崖石刻;有秦巴古盐道。 2018年,竹溪县下辖11个镇、4个乡,另设有2个茶场、1个农场、1个原种场、1个鱼种场、1个种畜场、8个林场、1个管理局 。2017年,竹溪县常住人口31.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38亿元,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24.19亿元,产业增加值33.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30.8:43.0:2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4757元。 2020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